我對打造高效課堂的認識
一、什么是高效課堂
從學生角度來講,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:一是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。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,學生應主動參與并積極思考。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、積極思考的課堂,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構建的課堂。
二、如何打造高效課堂
1.教師方面
打造一支強大的各科教師團隊,發揮集體的優勢,在個人備課基礎上,同年級或不同年級學科老師,對某一教學內容進行討論研究,從多角度、多方面去想學生之所想,疑學生之所疑,共同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困惑,采取統一教學案,教師之間共享資源,是為了規范完成常規教學任務。但是,集體備課,不是為了讓老師們失去自我,而是為了更好的發揮每個人的教學特色。我們不可否認要有共同的目標,但是教學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,是一門藝術。一個好的設想,不是每個人照搬都能產生同樣好的效果。有通過循環往復的思考、探討、總結、提高、深化,在共性中體現個性,實現個性的張揚,促進教師形成個人風格,再根據自己班級和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性設計。這樣,會使年輕教師能夠迅速成長,減少就是的工作量,是使教師能有更多的時間去鉆研教學或研究。菁華學校一直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,從長期的實踐來看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在備課組內,采取課前任課老師向各任課老師說課方式,說清楚對于重點知識怎樣講解和引入,時間分配,習題的設計難度和梯度等問題,大家共同研究再根據自己班級的實際達到最佳效果。再者,年輕教師還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視頻和教學案。
教師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,在組織教學的各個環節中,教師要明確自己的位置,別剝奪學生的權利,要徹底改變“注入式,滿堂灌,教師講,學生聽”的傳統教學模式和觀念??茖W實驗表明:只聽不記,只能記住授課內容的5%左右,聽并且記憶,能掌握所授內容的30%左右,如果是自己練習或是給別人講解知識,能記住所學知識的90%以上。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,要是再有學習態度不端正,不認真聽課的學生,那效率會更低。所以,在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,教師在對于課堂知識的講解時,要有梯度的當堂練習和反饋,全員參與,盡量讓更多的人參與課堂,提問要層次化,習題要層次化。
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學習的進步,更要鼓勵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,對于學生能積極的發言、認真的練習,及時完成作業等都要及時的鼓勵。教師適當的激勵,正是為實現全體學生高效學習,實現課堂更大面積高效。
教師要有課后備課和教學反思,要與其他教師交流反思,主要包括:
(1)授課成功的經驗
(2)授課中的教訓與不足
(3)對解決疑難問題的反思
要有活躍的課堂狀態,對于教師來說,不能帶著情緒上課,將一切不良情緒擋在教室門外,進了教室,你就是一個激情的演講者與組織者。
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、背誦、試卷要做到有收必改、有改必批、有批必評、有評必講。
作為教師來說做到上述工作,基本上會上出一節比較成功的課。
3.學生方面
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,這是一個綜合素質,不僅靠老師的說教,還要看老師的人格魅力和學生的自身素質,高一的學生基本上還處于喜歡某個老師,就喜歡某門學科的時候,老師在課堂上的表現對學生的學習動機有著很重要的影響。
(1)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
預習不止是把書本看看,還要思考一些基本的問題:是什么?為什么?這樣行嗎?跟以前的知識有什么聯系?這樣,聽課就有的放矢,就會抓住重點,攻克難點,課堂就會達到有效了。預習分為課內和課外,課內預習盡量研究課本,課外預習,老師要下一番功夫了,提前布置好預習問題,讓預習有目的性。
(2)培養學生課堂學習習慣
(3)培養學生課后鞏固習慣
在教學中,我采用能在課堂上解決的問題不留在課堂下。我校學生多數來自農村,這些學生底子薄,但不是不行,他們都很有韌性,也很認真。教學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