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堂教學中的導入新課環節,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,其重要作用和意義不可忽視,有位著名的教師曾經說過:“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,首先要抓住導入新課環節,一開始就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”。新課的導入,如同橋梁,聯系著舊課與新課;如同序幕,預示著后面的高潮與結局;如同路標引導著學生的思維方向??梢哉f,導入新課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準備動作,為師生即將進行的思維活動做好心理準備。教師精心設計導入新課環節,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作用,為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。
1、導入新課的原則
(1)導入新課的內容要有針對性 教師在導入新課時,應當針對教學實際,充分考慮其內容要與教學內容之間建立起有機的聯系,決不能使其游離于教學內容之外,否則導入新課反而會成為教學內容的累贅。
(2)導入新課的內容要有關聯性 教師在設計導入新課的內容時要善于以舊拓新,溫故知新,使導入新課的內容與所授新課內容中的重點緊密相關,并且能夠揭示新舊知識之間相互聯系的支點,起到“點晴”的作用。
(3)導入新課的內容要有啟發性 積極的思維活動是中學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,是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。
(4)導入新課的內容要有趣味性 著名的教育學專家巴班斯基認為:“一堂課之所以必須有趣味性,并非是為了引起笑聲而耗費精力。趣味性應使學生在課堂上對掌握所學材料的認識活動積極化”。
(5)導入新課的內容要簡潔明了 導入新課的內容要精心設計,力求用最少的語言,最短的時間迅速而巧妙地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,以及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距離,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聽課上來,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強烈愿望。
2、導入新課的主要功能
(1)激發學習興趣,形成學習動機 興趣是感情的體現,能促使動機的產生,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,就能積極地進行思考;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,只有使學生清晰地意識到所學知識在全局中的意義和作用,才易產生學習動機,促生學習新知識的自覺性。
(2)引發學生集中注意,使其盡快進入求知狀態 注意是人們獲取知識的唯一門戶,在上課的一開始就給學生較強的、較新穎的刺激,幫助學生收斂課前的各種其他思維活動,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教學過程之中,使其盡快進入學習情境。
(3)為學生學習新知識、新概念和新技術做鼓動、引導和鋪墊 把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動起來,學生就樂于學。教師要善于利用學過的知識作“引子”,比如通過對實驗、教具等的觀察而導入,可為學生進入求知狀態后的思維加工做鋪墊。
3、導入新課的基本方法 導入新課的方法要依據教學任務和內容、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需求靈活運用,萬萬不可千佛一面,生搬硬套。常用的導入新課方法有以下幾種:
(1)由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
(2)運用實驗等直觀教學手段導入新課
(3)設疑導入新課 教學實踐證明,疑問、矛盾和問題是人類思維的“啟發劑“,是開啟學生思維器官的金鑰匙,它能使學生的求知欲望由潛伏狀態迅速轉入活躍狀態,因此利用設疑的形式導入新課,有利于調動學生思維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。
總之,新課的導入是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沿陣地,只有精心設計和精湛運用導課藝術,才能使其與整個課堂教學藝術和諧統一,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。